咳嗽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癥狀了,尤其春季,氣溫變化大,各種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,稍不注意就感冒了;加上空氣中的灰塵、花粉等刺激呼吸道,咳嗽更是多見,甚至有些人咳得滿臉通紅。
很多人以為,咳嗽就是肺出問題了,但事實上,其誘因可能涉及到呼吸系統、胃部、心臟等多個部位。那么,這些咳嗽有何不同?又該如何治療或緩解?
常見的咳嗽背后可能暗藏5大呼吸系統疾病
對于咳嗽,人們最熟知的原因就是呼吸系統疾病,可即便是呼吸道引發的咳嗽,也分為多種類型,不能盲目地評判為感冒。
1、比較特殊的“元兇”:過敏
花粉、空氣中的微小粒子、小蟲子、塵螨、煙霧、狗毛、貓毛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。對它們過敏的人,吸入時氣管會發生痙攣,引發咳嗽。
【癥狀特征】表現為干咳、少痰,咳嗽前可能會咽癢,甚至伴有皮疹等,有類似癥狀的人可就醫檢查過敏原,進行脫敏治療或避免接觸過敏原。
2難以發現的“元兇”:咳嗽變異性哮喘
常見的哮喘,以呼吸困難、喘息、胸悶、氣短為典型癥狀,但咳嗽變異性哮喘往往以咳嗽為主要表現。
這是由于接觸到某些刺激因素時,氣道發生痙攣,黏液分泌增加、粘膜腫脹、管腔變窄而引起的。春季氣溫變化大,病菌繁殖快,哮喘容易急性發作,可引起缺氧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致命后果。
【癥狀特征】通常以干咳為主,還有白天輕、晚上重的表現。
3、隱匿的“殺手”:肺炎
肺炎更常見于體質較弱的老年人,而且非常危險。有數據統計:老年人肺炎可占老年人最終死亡的50%,甚至有“壓倒老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”之稱。
但肺炎性咳嗽非常隱匿,即便咳嗽癥狀不嚴重,病情也可能很危險。
【癥狀提示】若出現飲水嗆咳、流口水、發熱但不明顯、不咳嗽但有大量黃粘痰等癥狀,需警惕肺炎。
4、不動聲色的“隱形殺手”:慢阻肺
慢阻肺是由于氣道狹窄或肺氣腫等結構改變,導致呼吸氣流受阻的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。其患病率、致殘率、病死率都很高,據統計,到2018年我國慢阻肺人數估計接近1億,而且它已成為我國居民第3位的主要死因。
【癥狀特征】早期癥狀隱匿,可表現為咳嗽、咳白黏痰、胸悶、活動后氣促。如果這些癥狀反復發生,建議及時就醫做個肺功能檢測。
【危險人群】年齡大于40歲、經常吸煙者、長期處于重度污染地區者、經常和有害氣體接觸者。
5、危險的“元兇”:肺癌
肺癌連續多年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排名第一,很多人查出肺癌就已經是中晚期了,但咳嗽,很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號。
【癥狀特征】大多數早期肺癌患者都會出現以干咳為主的咳嗽,特別是一些老煙民,在遇到冷空氣、刺激性氣味等,會引起陣發性干咳,有時咳嗽較為激烈,一時難以恢復正常。而且用止咳藥也無法緩解,隨著病情發展,咳嗽還會逐漸加重,甚至突然咯血或痰中帶血。
【危險人群】年齡≥40歲,且合并以下任意一項者,都屬于肺癌高危人群,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。
摘自:我是大醫生官微
上一條:西紅柿+土豆——保護血管
下一條:沒有啦! |
返回列表 |